给宝宝准备各种美食,看着宝宝大口大口地吃,应该是家长最开心、最满足的事情。可这样持续几天,宝宝会突然什么都不想吃了,并且开始发烧,连小嘴巴里也臭臭的,这便是宝宝积食了。
近日,健康育儿群里有几位家长反映自己的宝宝特别容易积食,对此专家提醒,喂食过多是主因。
冷热混吃,最易造成胃内“打架”
郑州市中医院儿科主任医师王晓燕介绍,所谓积食,中医也称为积滞,相当于西医的消化不良,是小儿内伤乳食,停滞中脘,积而不化所形成的一种胃肠疾患。
现在的孩子不愁吃不愁喝,大吃大喝的情况比以往少了许多。既然这样,宝宝为何还会积食呢?王晓燕说,少了大吃大喝并不等于说孩子吃得少了。由于儿童食品种类的增加,其实,宝宝吃的东西往往比以前更多、更杂,而一些不合理的饮食非常容易形成积食,比如:红薯和花生,红薯和鸡蛋,冷热食物混合吃,尤其是先吃热食后吃冷食,非常容易造成食物在胃内“打架”。
王晓燕说,积食主要表现为不思乳食、腹胀、嗳气,或有腹痛、呕吐、腹泻、大便味臭色白等,也就是说,日常生活中,如果宝宝出现睡眠中身子不停翻动,有时还会咬咬牙;最近大开的胃口又缩小了,食欲明显不振;宝宝常自己说肚子胀、肚子疼;鼻梁两侧发青、舌苔又厚又白,还能闻到呼出的口气中有酸腐味等情况,就有可能是积食了。对于宝宝来说,积食不是小问题,它不仅增加宝宝肠、胃、肾脏的负担,还可能给这些脏器带来疾病。因此,需要父母们引起足够的重视。
不要经常反复给宝宝服用消食药
积食一般多发生于婴幼儿。王晓燕说,小儿脾胃功能较差,又不知饥饱,喂食过多是积食的主要原因。另外过食高蛋白、高脂肪食物,活动过少、食后很快入睡也是造成积食的原因。
为了防止宝宝积食,有些家长会经常让宝宝吃消食片,觉得只要吃完饭吃点消食片就不会造成积食了,而宝宝也会像吃糖豆一样,一颗接一颗地吃;还有些家长会经常给宝宝吃王氏保赤丸,感觉这是中成药,多吃点也没有关系,其实这些方法都不能常用。
王晓燕说,消食药确实能促进宝宝消化,但如果家长经常反复给宝宝服用王氏保赤丸、健胃消食片等消食药,可能会影响小儿自身的消化功能,何况有些消食药含有泻下药物(如王氏保赤丸就含有大黄、巴豆霜),常用会伤脾胃,甚或造成肝肾损伤。
其实,日常生活中,家长只要注意定时定量喂养、荤素搭配合理、带宝宝进行户外活动,便可防止积食的发生。另外,王晓燕提醒,冷饮、冷食最伤孩子的脾胃,造成脾胃虚寒、脾胃不和,从而引起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因此一定要少让孩子吃这些食物。再者,俗话说要想小儿安,需要三分饥与寒,晚上让宝宝吃七八成饱即可。
食疗法、按捏法
有助缓解积食症状
积食对于宝宝来说,属于最常出现的病症之一,因此家长最好能掌握几种对付积食的方法。下面,专家介绍了几招食疗和按捏的方法,希望能对家长有所帮助。
按捏疗法:
如果宝宝出现积食情况,家长可经常给其捏捏脊。方法:让宝宝趴在床上,夏日可脱去上衣,露出背部。家长用两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沿宝宝脊椎两旁二指处,从尾骶骨开始,慢慢地向前捏按,一直到颈部,由下而上连续捏3~5遍,坚持早晚各一次。
家长还可给宝宝揉揉腹部。方法:胸中与肚脐连线的二分之一处,即是中脘穴位。家长可搓热手掌,用手掌根顺时针旋转按揉该穴,每次30下左右,每日两次。
另外,家长还可按捏宝宝足部,缓解积食症状。方法:足底心即是涌泉穴,家长以拇指压按涌泉穴,旋转按摩30~50下,每日两次。
饮食疗法:
炒糖山楂:取红糖适量(如宝宝有发热症状,可改用白糖或冰糖),入锅用小火炒化(为防炒焦,可加少量水),加入去核的山楂适量,再炒5~6分钟,闻到酸甜味即可。每顿饭后让孩子吃点。
山药米粥:取干山药片100克,大米或小黄米100克,白糖适量。将米淘洗干净,与山药片一起碾碎,入锅,加水适量,熬成粥食用。
白萝卜粥:白萝卜1个,大米50克,糖适量。把白萝卜、大米分别洗净。萝卜切片,先煮30分钟,再加米同煮(不吃萝卜者可捞出萝卜后再加米),煮至米烂汤稠,加红糖适量,煮沸即可。
相关阅读:小儿食积该怎么处理好?
(责任编辑:王慧明)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