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室性早搏在临床较为常见,其中一部分病理,陆早搏需要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但胺碘酮等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不良反应,往往使小儿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选择受到限制,影响到治疗的成败。近年来应用黄连素治疗心律失常的基础研究正趋深入,黄连素治疗成人室性早搏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见于较多报道。我院自2002年5月~2009年5月应用黄连素
治疗小儿室性早搏,亦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病例选择
2002年5月~2009年5月我院收治的室性早搏患儿72例,入选病例都符合病理性早搏诊断及治疗标准,反复发作2个月~3年,室性期前收缩次数均大于10次/min,且都伴有心慌、胸闷、心悸等临床症状。另39例,女3 3例;年龄5~l 4岁;单源多发性室性早搏42例,多源多发性室性早搏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症分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见表1。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黄连素1 5~20 m/(kg·d),最大剂量不超过O.4 g/d,分3次口服。对照组口服胺碘酮2.5-5 m/(kg·次),3次/d,3 d后减为2次/d,7 d后改为维持量1次/d 口服。疗程均为2~4周。
1.3 疗效判断
每同复查常规心电图和监测24 h动态心电图1次:显效:服药1个月内室性早搏和临床症状消失;有效:服药1个月内,室性早搏少于5次/min,或少于1 0~/min且临床症状消失或减轻;无效:服药1个月室性早搏仍大于10影min,症状无改善。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结果见表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 1,P>o.05)。治疗组6例口服黄连素治疗无效者换用胺碘酮口服后取得满意疗效。
2.2 治疗前后不良反应观察
治疗组出现不良反应2例(5.5%),主要表现为胃部灼痛、恶心、腹泻等,均较轻微基本可耐受治疗,未发现心动过缓、传导阻滞、Q—T间期延长及低血压等。对照组发生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泻等3例,心动过缓2例,I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Q—T间期延长1例,
低血压1例。除1例心动过缓明显少于50次终止治疗外,其余基本也可耐受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 8,P 3 讨论 黄连素(又名小蘖碱),是从中药黄蘖、黄连、三棵针、唐松草等植物提取出来的生物碱。临床上应用的制剂多为盐酸黄连素,现已能人工合成。其作用广泛,除经典用于治疗痢疾杆菌等引起的肠道感染疾病,在治疗心律失常、抗心衰、抗血小板凝集、治疗糖尿病、高脂血症、胆囊炎、消化性溃疡等也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其抗心律失常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动物细 胞电生理学实验表明,黄连素可使豚鼠心室肌动作电位时程增宽,有效不应期延长。 还可分别延长心房、心室有效不应期(ERP)和功能不应期,而对心房、心室相对不应期无影响。延长心肌动作电位时程(APD)及ERP,增加ERP/APD比值,有利于打断折返环和使之不易形成,这可能是黄连素抗心律失常的主要机制。近年来研究小剂量黄连素能增加乙酰胆碱作用,乙酰胆碱则可增高膜的钾电导,有利于打断折返环或使之不易形成,这可能也是黄连素抗心律失常的机制之一。其细胞水平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钙离子跨膜内流有关。此外,研究还发现黄连素对血管平滑肌的α受体的抑制作用也有助于室性心律失常的控制。因其对多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均有较好疗效,而无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潜在危险,故对于小儿从用药安全性和长期用药不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等方面可作为有益的尝试。 从本组资料分析,黄连素治疗小儿室性早搏有效率达到83.33%,效果确切,尽管两组间总有效率治疗组稍差或相当于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胺碘酮等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相比,无明显促心律失常和负性肌力作用,不影响室内传导,不加重心衰,不延长Q-T间期等,不影响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对于基层医院,不能长期监测心电图和Q-T间期的和忧郁经济原因不能长期住院的患儿尤为适用。而本组6例口服黄连素治疗无效者换用胺碘酮服用后也取得了满意疗效,故黄连素治疗失败者,胺碘酮仍可作为二线用药。 (实习编辑:潘信凝)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