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常掏耳朵危害大

2009-12-15 08:18: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  人的外耳道皮肤具有耵聍腺,分泌一种淡黄色粘稠的物质称为耵聍,俗称“耳屎”或“耳蝉”,它像“哨兵”一样守卫着外耳道的大门。这种物质有的遇空气干燥后呈薄片状,有的如粘稠的油脂。平时“藏”在外耳道内,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和粘附外来物质(如灰尘、小飞虫等)的作用。<br><br>

  有的家长常常拿掏耳勺或小发卡给孩子掏耳朵,其实这样做有很多害处,而且也是很危险的。

  人的外耳道皮肤具有耵聍腺,分泌一种淡黄粘稠的物质称为耵聍,俗称“耳屎”或“耳蝉”,它像“哨兵”一样守卫着外耳道的大门。这种物质有的遇空气干燥后呈薄片状,有的如粘稠的油脂。平时“藏”在外耳道内,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和粘附外来物质(如灰尘、小飞虫等)的作用。

  儿童的外耳道皮肤比较娇嫩,与软骨膜连结比较紧密,皮下组织少,血液循环差,掏耳朵时如果用力不当容易引起外耳道损伤、感染,导致外耳道疖肿、发炎、溃烂,甚至造成耳朵疼痛难忍,影响张口和咀嚼。

  经常给孩子掏耳朵还容易使外耳道皮肤角质层肿胀、阻塞毛囊,利于细菌生长。外耳道皮肤受破坏,长期慢性充血,反而容易刺激耵聍腺分泌,“耳屎”会越来越多。

  长期掏耳朵慢性刺激还可能诱发外耳道乳头状瘤。另外,鼓膜是一层非常薄的膜,厚度仅约0。1毫米,比纸厚不了多少,如果掏耳朵时孩子乱动,稍不注意,掏耳勺就会伤及鼓膜或听小骨,造成鼓膜穿孔,影响孩子的听力。

  耵聍平时借助人的头部活动、咀嚼食物、张口等动作多可自行排出,如果孩子的耵聍过多、过大或影响听力时,应到医院就诊检查。

(实习编辑:黄秀杰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耳聋
  • 人参鹿茸丸

    滋肾生精,益气、补血。用于肾精不足,气血两亏,目暗耳聋,腰腿酸软。[详细]

    去看看 ¥119.33
  • 愈风宁心片

    解痉止痛,增强脑及冠脉血流量。用于高血压头晕,头痛,颈项疼痛,冠心病,心绞痛,神经性头痛,早期突发性耳聋。[详细]

    去看看 ¥8.5
  • 活力苏口服液

    益气补血,滋养肝肾。用于年老体弱,精神萎靡,失眠健忘,眼花耳聋,脱发或头发早白属气血不足、肝肾亏虚者。[详细]

    去看看 ¥57.1
擅长耳聋专家更多
  • 李希平副主任医师北京首大眼耳鼻喉医院

    擅长领域: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耳内镜及显微镜下功能微创手术治疗;人工耳蜗植入;耳畸形矫治;眩晕的外科治疗。对突发性耳聋,分泌性中耳炎及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的多平面微创手术治疗方面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 夏寅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擅长领域:耳外科、耳神经外科、侧颅底外科: 听神经瘤、颈静脉球瘤和颞骨肿瘤等侧颅底肿瘤外科手术; 人工耳蜗植入、BAHA植入等人工听觉植入技术; 面瘫、耳硬化症、眩晕等各种耳科疑难疾病的诊断和手术治疗;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胆脂瘤中耳炎及合并颅内外并发症的治疗。

  • 王武庆副主任医师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擅长领域:中耳炎、中耳畸形、听力重建、面瘫、颞骨肿瘤和颅底疾病的诊治,面神经相关疾病和腮腺肿瘤,以及耳聋、眩晕诊治和平衡功能检测和康复。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