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留心小儿步态异常

2010-05-31 00:00: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 双手离开地面,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史上极其关键的一步。1岁左右,快速成长的孩子开始了蹒跚学步。孩子人生的第一步,带给为人父母者无尽喜悦的同时,也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期待。然而,您是否知道,这第一步走得怎样,与孩子一生的健康也有很大关系!

  双手离开地面,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史上极其关键的一步。1岁左右,快速成长的孩子开始了蹒跚学步。孩子人生的第一步,带给为人父母者无尽喜悦的同时,也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期待。然而,您是否知道,这第一步走得怎样,与孩子一生的健康也有很大关系!

  在婴儿期,能吃会睡的宝宝们生长得很快,遵循人类发育的一些基本原则,按“从头到脚”的顺序发育:先会抬头,其次挺胸、独自坐,然后会站,最后才会行走。因此宝宝下肢的发育异常,往往到学步时才引起家长的注意。下面向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异常步态:  鸭步常见于双侧先天髋关节脱位髋内翻畸形的患儿,往往表现为挺腹、翘臀的摇摆步态

  剪刀步态因髋内收肌、内旋肌和内侧帼绳肌痉挛所致,呈上下肢内收交叉前行,多半有髋关节和膝关节的屈曲畸形,主要见于脑性瘫痪的小儿。

  跟行步态表现为足跟不能自由抬起,患儿常需依靠外展下肢,过度屈髋屈膝,以使下垂的足离开地面,这是由于小腿三头肌瘫痪所致。

  踮足步态常见于马蹄内翻足患儿,由足跖曲、内翻、内收一系列复杂畸形组成。  双下肢不等长步态故名思义,这是由于双下肢不等长所致,轻者以骨盆倾斜表现;重者出现骨盆下降性跛行或正常一侧屈膝而患侧以马蹄步态来表现。

  跨阶步态主要由于小儿患病一侧的伸肌(伸拇肌、伸趾肌、胫前肌、腓肠肌)瘫痪而导致足下垂,行走时不得不高抬膝部,拖步而行,如跨台阶一样。

  由于婴幼儿运动系统先天性畸形和程度轻重不一,也会有几种病理步态相互交杂,加上大多数小儿本身又处在步态不稳的学步时期,所以临床表现常常不典型。所以,年轻父母千万要注意小儿学步时期的步态,如有疑问,及时去医院请专科医生仔细诊察,以避免因延误病情而失去最佳治疗时机。

(实习编辑:张丽娟)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