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一型超敏反应代表性疾病

2024-01-19 14:49:42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并不存在一型超敏反应代表性疾病的这种说法。临床上常见的超敏反应包括I型、Ⅱ型、Ⅲ型、Ⅳ型和V型等类型,每种类型的超敏反应的发病机制不同,临床表现也存在差异。

并不存在一型超敏反应代表性疾病的这种说法。临床上常见的超敏反应包括I型、Ⅱ型、Ⅲ型、Ⅳ型和V型等类型,每种类型的超敏反应的发病机制不同,临床表现也存在差异。

1.I型:即速发型超敏反应,发生迅速且强烈,通常在接触过敏原后几分钟内即可出现症状。其主要机制是抗原抗体相互作用导致细胞膜电荷改变,引发细胞脱颗粒,并激活炎症介质释放,从而引起局部或全身性症状。如皮肤黏膜出现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湿疹样变,以及支气管痉挛、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等症状;消化系统可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循环系统可能出现血压下降、心律失常甚至休克等情况。此类情况需要立即脱离过敏原环境,及时就医治疗。

2.Ⅱ型:又称细胞介导迟发超敏反应,特点是发生较慢,在接触到致敏物质后的几小时到几天才会出现症状。其机制主要是由T淋巴细胞参与,针对先前未被免疫球蛋白抑制的肥大细胞和其他炎性细胞的功能增强所致。常见于链球菌感染后的变态反应病、类风湿关节炎、结节性多动脉炎及全身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中。

3.Ⅲ型:又称为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一般是在抗原抗体形成后紧接着发生的超敏反应,也是机体对入侵异体成分的一种防御机制。当外来抗原与体内相应抗体结合成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沉积于组织中时,则会激发一系列免疫病理反应,进而引起相应的器官损伤。此型超敏反应见于链球菌感染相关的肾小球肾炎、血清病、移植物排斥反应及类固醇诱发的糖尿病等。

4.Ⅳ型:为非免疫介导型超敏反应,多发生在无免疫系统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如肝、脾、骨髓中的网状内皮细胞上。这类细胞受到刺激后,产生组胺、白三烯、前列腺素E等活性介质,使微静脉、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而发生渗出性病变。临床上以二尖瓣闭锁不全、高血压危象、肺出血等较为常见。

5.V型:属于迟发型超敏反应,通常是由于抗原进入机体后,诱导B淋巴细胞分化增殖成为浆细胞,然后分泌特异性抗体,再次遇到相同抗原则会发生免疫应答反应,从而引起靶器官损伤。常见于接种疫苗后引起的注射部位硬结、红肿、疼痛,以及发热、乏力、肌肉酸痛等全身反应。

如果怀疑自己患有超敏反应相关疾病,建议前往医院普通内科就诊,通过医生视诊、触诊和血常规、CT等相关检查明确诊断,遵医嘱进行针对性治疗。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