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小儿麻痹早期症状鉴别诊断

2023-12-15 02:34:49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小儿麻痹即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咽痛和弛缓性瘫痪等。弛缓性瘫痪又分为弛缓性弛缓型、肌注反射亢进型、肌张力低下型及混合型。根据受累部位不同可出现各种类型瘫痪:脑型瘫痪见于病程第2-4周;截瘫型瘫痪见于急性期或恢复期;周围神经瘫痪常见于急性期。

小儿麻痹即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咽痛和弛缓性瘫痪等。弛缓性瘫痪又分为弛缓性弛缓型、肌注反射亢进型、肌张力低下型及混合型。根据受累部位不同可出现各种类型瘫痪:脑型瘫痪见于病程第2-4周;截瘫型瘫痪见于急性期或恢复期;周围神经瘫痪常见于急性期。

一、弛缓性弛缓型

1.特点为双下肢进行性弛缓性瘫痪,无痉挛性成分,腱反射消失,无感觉障碍,也无运动区支配区的体征。

2.检查可见跟腱反射存在,而膝腱反射可能减弱或消失。

3.影像学检查显示病变主要在下运动神经元,脊髓被损害节段以下所有肌群均呈弛缓性瘫痪。

二、肌注反射亢进型

1.特点为瘫痪肢体肌肉内注射后,相应关节位置处肌群发生痉挛性收缩,持续数秒至数十秒钟不等,随后又再松弛。

2.检查可见腱反射亢进,如霍夫曼征阳性、巴宾斯基征阳性等。

3.影像学检查显示病变位于锥体束,被损害节段以下的肌群有痉挛性成分。

三、肌张力低下型

1.特点为瘫痪较轻,肌张力低下,腱反射迟钝或消失,无感觉障碍,也无运动区支配区的体征。

2.检查可见腱反射明显减退或消失,踝反射最弱,跟腱反射尚存在。

3.影像学检查显示病变在大脑皮层广泛分布,被损害节段以下各肌群处于弛缓状态。

四、混合型

上述三种类型的特征兼具,但以其中一种为主,并非同时并存。

当患儿出现以上异常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避免延误病情。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