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小儿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的原因

2023-11-10 16:17:24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小儿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的原因是饮食不当、铁摄入不足、铁吸收障碍、慢性失血、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等。这些因素导致铁元素缺乏,影响红细胞的生成,从而引起贫血。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确定具体原因,并接受相应治疗。

小儿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的原因是饮食不当、铁摄入不足、铁吸收障碍、慢性失血、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等。这些因素导致铁元素缺乏,影响红细胞的生成,从而引起贫血。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确定具体原因,并接受相应治疗。

1.饮食不当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铁的需求量增加,若日常饮食中长期缺乏富含铁的食物,会导致体内铁储备不足。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结构,适当食用瘦肉、鸡蛋等含铁丰富的食物来补充铁元素。

2.铁摄入不足

由于机体对铁元素的需求量大于摄入量,导致铁元素缺乏,影响红细胞的合成和成熟,引起缺铁性贫血。可通过服用硫酸亚铁片、富马酸亚铁片等口服补铁制剂进行治疗。

3.铁吸收障碍

如果存在胃大部切除术后引起的铁吸收不良的情况,则可能导致铁元素无法被充分吸收利用,从而引起缺铁性贫血。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维生素C促进铁的吸收,如维C银翘片、维生素C咀嚼片等。

4.慢性失血

慢性失血是指长时间的小量出血,当失血量超过一定限度时,会影响骨髓造血功能,进而出现缺铁性贫血的现象。对于慢性失血引起的缺铁性贫血,需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如果是痔疮引起的慢性失血,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如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血栓外痔剥离术等。

5.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特征是全身多处毛细血管壁先天性薄弱,缺乏弹性,脆性增高,轻微损伤即可引起破裂出血,反复的慢性出血使铁丢失过多,久之可发展为缺铁性贫血。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激光治疗的方式阻断病变部位的异常出血,改善贫血的症状。

建议定期监测孩子的血常规和铁蛋白水平,以评估治疗效果和铁状态。同时,注意合理膳食,保证营养均衡,有利于预防和纠正缺铁性贫血。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