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五个方面入手防小儿感冒与腹泻

2011-08-07 01:26:00千龙网健康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夏季儿童最容易出现感冒和腹泻,如何在生活中预防成为家长们必须要学好的课题,专家特意从五个方面教父母预防小儿感冒,并强调饮食卫生,预防肠道疾病。

  近日,记者在几大医院了解到,入夏,因感冒腹泻到儿科门诊就诊的患儿不断增加。儿科专家提醒广大家长,夏季到了,要防小儿感冒腹泻的发生。

  从五个方面入手防小儿感冒

  在儿科病房内,一对年轻夫妻抱着1岁零2个月的孩子正在打点滴,孩子母亲告诉记者,从4月份开始,孩子就断断续续的感冒,一直不见好转。

  “小儿自身免疫功能发育尚未成熟,自身抵抗力较差”,医生对记者说,室外高温,室内空调,人为造成的忽冷忽热的环境,再加上过度贪凉冷,宝宝很容易感冒

  据专家介绍,感冒,也叫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主要侵犯部。宝宝感冒,大多表现为流清水样涕、打喷嚏鼻塞咳嗽,患儿常伴有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严重者可能出现抽风腹泻腹痛呕吐等症状。

  谈及小儿夏季感冒的日常预防,专家认为,应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1、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畅通,但避免对流风直吹孩子。

  2、根据气温的变化及时增减衣被,减少在空调房间里的时间,空调温度不宜过低。

  3、保证足够的睡眠,婴幼儿每天需要12个小时,学龄儿童需要10个小时,加强室外活动和锻炼,提高自身免疫能力。

  4、食不宜过饱,多食青菜、蛋类和豆制品食物,多饮水,不可过度贪凉,少吃生冷和油腻食品。5、已感冒者不要和孩子亲密接触,以免交叉感染。

  注意食卫生 预防肠道疾病

  家住牡丹区的王女士告诉记者,3岁的女儿是前天晚上发病的,刚开始是肚子痛,接着出现呕吐腹泻、发热等症状。医生确诊为小儿腹泻

  “夏季,小儿易发生腹泻”,专家告诉记者,孩子的肠功能尚未发育成熟,酸比成人低,消化酶也比成人分泌得少,再加上天气炎热,孩子的食欲和消化功能受到影响;夏季是蚊蝇滋生繁殖高峰期,食物和水更容易被污染,孩子卫生观念差,极易误食被污染的食物;过食冷、一日摄入食物种类过多、暴饮暴食等都可能造成小儿腹泻

  据专家介绍,夏季小儿腹泻通常是由细菌感染所致,多为黏液便,具有腥臭味,有时为稀水便、蛋汤样便,同时伴有吐奶、腹胀、发热、烦躁不安,精神不佳等症状。正常幼儿的大便一般每天1-2次,呈黄色条状物,小儿发生腹泻时,排便次数增多,轻者一日4-6次,重者可达10余次,甚至数十次。腹泻严重的患儿,可能出现脱水,甚至休克

  “如果在食、卫生等方面稍加注意的话,肠道疾病是可以预防的”,专家提醒广大家长,预防夏季肠道传染病的关键是做好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注意食卫生。夏季是病原菌滋生的季节,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特别是加强食和水卫生对于预防夏季小儿腹泻是非常重要的。食品应新鲜、清洁,不能给孩子喝生水,吃过多的冷,生吃瓜果要洗净,喂剩的奶液最好丢弃,以免变质,对食具进定期消毒。

  提倡母乳喂养。母乳营养丰富,易被消化吸收,母乳中还含有免疫球蛋白,特别是lgA,可中大肠杆菌肠毒素,有预防感染埃希氏大肠杆菌的作用。母乳喂养时,母亲应注意乳头的清洁,给宝宝喂奶前应用干净毛巾仔细擦洗乳头。

  循序渐进添加辅食。添加辅食时应遵循由少量到多量,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的原则。每次只添加一种,适应一段时间,如果孩子食欲正常,大便次数及性状正常,再考虑添加第二种。如果添加辅食大便次数增加,性状异常,即应暂缓添加,等大便正常,再从较小量开始。添加辅食不能急躁,孩子患病期间或天气炎热时容易腹泻,应推迟添加辅食

(责任编辑:王慧明)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小儿感冒
擅长小儿感冒专家更多
  • 吴沪生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擅长领域:小儿内科常见病,小儿癫痫、神经免疫病(格林巴利综合征、重症肌无力等),肌肉病以及小儿神经系统常见病。

  • 韩斐主任医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擅长领域:小儿脾胃病、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抽动症、小儿多动症

  • 曾可主任医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擅长领域:常见儿童生长发育障碍、内分泌疾病,矮小症、性发育异常、肥胖症、甲状腺功能异常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