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一呼一吸总是牵动着妈妈的心,而新生儿黄疸被认为是宝宝的第一场病,因而受到许多新妈妈的极大关注。有数据称新生儿黄疸的发病率极高,治疗不及时还会导致宝宝脑瘫甚至死亡,这令很多妈妈们焦虑不已。对此,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科主任张振洪医师告诉39健康网:“新生儿黄疸大多数是生理性的,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只有少数患儿是病理性黄疸,但只要及时发现与治疗,预后是非常好的,妈妈们不用太过担心。”

每一个新生儿都有黄疸 多数是正常现象

生理性黄疸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宝宝呱呱坠地来到这个世上,妈妈们最希望的就是宝宝能健康成长,而新生儿黄疸作为一种常见高发的症状,总是令妈妈们焦虑不安。对此,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科主任张振洪医师告诉39健康网:“新生儿黄疸大多数是生理性的,是一种正常的现象,甚至不能称之为疾病;而病理性黄疸的发病率不超过10%,妈妈们不必过于担忧... [详细]

专家简介:张振洪,男,副主任医师,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科主任,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临床医疗系,现任广东省医师协会儿科分会委员。在各级专业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编撰专业著作1部。主治:儿科常见病、儿科多发病、儿童免疫性疾病、儿童肿瘤性疾病、新生儿窒息、早产儿、超极低出生体重儿等。[详细]

生理性黄疸能否避免?

生理性黄疸是自然现象

张主任解释,新生儿黄疸是跟新生儿特殊的生理环境有关的。原来,胎儿在母体里主要是通过静脉供氧,氧浓度很低,这就相当于高原低氧环境一样,所以新生儿的血红蛋白浓度特别高。新生儿出生之后,氧浓度大大升高了... [详细]

病理性黄疸能否避免?

病理性黄疸病因很复杂

张主任指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比较复杂,且通常是由多个致病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然而值得庆幸的是,病理性黄疸的发病率很低,不超过百分之十,且若及时治疗,预后效果很好,所以也没必要去刻意避免... [详细]

新生儿黄疸可轻可重 判断其性质是关键

新生儿黄疸可轻可重,关键看其是生理性黄疸,还是病理性黄疸。若是诊断为生理性黄疸,则大可放心。张振洪主任向我们介绍,宝宝若出现黄疸症状,父母们莫要惊慌,以下四个方面可以帮助家长们鉴别黄疸的类型:

确诊为母乳性黄疸 可继续母乳喂养

母乳性黄疸可继续母乳喂养

有些妈妈们认为: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是由于母乳喂养引起的,故孩子一旦出现了黄疸症状,就马上停止母乳喂养,而黄疸症状也就缓解了。那么,停止母乳喂养的做法是否正确呢?

张主任表示,病理性黄疸的致病因素很多,包括溶血性、感染性、阻塞性等。胆红素主要是从肠道排泄的,由于母乳中的某些成分影响新生儿对胆红素的代谢,促使胆红素肠肝循环的增加,从而导致高胆红素血症。若要判断新生儿是否为母乳性黄疸,首先要在排除掉其他因素之后,停止母乳喂养三天。若胆红素浓度降下来,再继续进行母乳喂养。此时胆红素浓度又回升上去,便可确诊为母乳性黄疸。

因此,当宝宝确诊是母乳性黄疸后,只要黄疸的程度不超过正常范围,同时宝宝没有不适表现,就可以不作任何处理,只需继续母乳喂养即可... [详细]

生理性黄疸可自行消退 病理性黄疸治疗效果好

新生儿黄疸需谨慎 延误治疗后果严重

黄疸治疗不及时或导致脑瘫

有些“有经验”的婆婆们总是这样告诉儿媳妇:“小孩子刚出生皮肤发黄是正常现象,过几天就会自然消退,不用理它。”殊不知,这种熟视无睹的态度随时会毁了一个本该健康成长的孩子。张主任表示,如果宝宝是生理性的,则可以不处理;但若是病理性的,则随时有导致脑瘫的危险!病理性黄疸若不及时治疗,将会损伤患儿的神经系统,导致胆红素脑病,即核黄疸。胆红素脑病的死亡率很高,即便是幸存者也会有严重的后遗症,其最终结果就是脑瘫... [详细]

专家建议:父母如果发现孩子皮肤发黄,要尽快到医院测胆红素浓度,判断是生理性黄疸还是病理性黄疸。黄疸治疗刻不容缓,若是拖到孩子出现嗜睡、厌食、抽筋、尖叫等症状时,为时已晚,治疗意义已不大。父母们应时时关注宝宝的身体状况,切不可让小小疾病造成无法换回的恶果... [详细]

网友关注问答

我有话要说

5, 1, 20 已有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出品:39儿科频道 通讯员:陈晓霖
39健康网 -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 Copyright © 2000-2013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联系我们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