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中耳炎?中耳炎是指中耳腔急性或慢性发炎,是4岁以下孩童最常见的问题之一。中耳炎是由于耳咽管(连通中耳腔和鼻腔后壁)功能不良或阻塞,引起继发性细菌感染所造成的。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可引起听力障碍,甚至造成语言发展迟缓和学习能力差。
造成中耳炎的危险因子
根据国外的调查报告,过敏性鼻炎常常发生在耳朵感染之前。研究还指出,3岁以上的宝宝,若有反复或慢性中耳感染,有50%并发过敏性发炎。其他可引起中耳炎的原因还有感冒、鼻窦炎、过度肥大腺样体、腭裂、鼻息肉、甲状腺功能不好和鼻腔肿瘤等。
急性中耳炎的好发年龄
单纯急性中耳炎常见于6个月至1岁的宝宝。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几率就会下降。但中耳炎并发积水常发生在2~7岁的宝宝身上,不及时治疗会引起听力丧失及其他颅骨内或颅骨外的并发症,例如脑炎、脑膜炎、脑部化脓、乳突炎等。
发生中耳炎的成因
6岁前,耳咽管尚未发育完全,所以常引起无效的中耳腔换气,再加上宝宝耳咽管较直、较短,当耳咽管因某些因素造成功能不好导致阻塞时,中耳炎就发生了,例如过敏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耳咽管附近的构造异常,均可因黏膜炎、肿胀或机械性阻塞,造成耳咽管功能不好,使得感染的液体积在中耳腔,引起中耳发炎而造成耳痛。如果耳咽管持续功能不好,中耳积水会变得更多,甚至引起鼓膜破裂或向外扩散而引起其他并发症。
中耳炎的症状
中耳炎最开始的症状是发烧、耳痛和耳朵不舒服。年龄太小的宝宝不会表达,可能表现出躁动不安或去拉扯受感染的耳朵,也有可能会出现恶心和呕吐。若耳膜穿孔,会有分泌物流出。此外,中耳炎常伴随发烧,如果中耳炎并发积水,耳朵会有肿胀感,吞咽时会听到“pop”“pop”的声音或讲话时会有回音。若已经是慢性中耳炎,耳膜会增厚且结疤,耳膜活动性下降甚至中耳腔产生胆脂瘤,这时就要手术治疗了。
中耳炎的诊断
病史
病人会有耳朵痛、发烧、并发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打喷嚏、咳嗽)、轻微听力障碍和耳鸣。如果是慢性中耳炎,就会反复发作。
检查
1、 中耳炎发生时,用耳镜由外耳道看进去耳膜会有红肿,并向外耳道突出的发炎现象。
2、 耳膜表面对耳镜光线的反射会消失或减弱(正常情况下用耳镜光线照射时在耳膜前下方会有光线反射现象)。
3、 中耳积水时,耳膜呈现白色界面。
耳朵的构造及功能
中耳腔向外隔着耳膜和外耳道相邻,向内则和内耳道相接,正常功能是将声音传入内耳。另有一条耳咽管由中耳腔延伸出来,连接到鼻腔后壁上部,它提供了中耳腔的换气功能,保持中耳腔压力平衡,也可作为对抗感染的屏障;内有纤毛,可将含有杂质的黏液排到后鼻腔,耳咽管在吞咽和打哈欠时会打开。
中耳炎的处理
当中耳炎并发过敏性鼻炎或其他问题时,应该同时处理,使用抗生素治疗一个疗程。
1、治疗中耳炎感染。中耳炎有一部分是病毒引起的,因不容易和细菌性中耳炎区分,所以目前治疗时,如果是急性中耳炎必须使用抗生素治疗一疗程。
若使用鼻滴剂的局部鼻塞缓解剂来打开耳咽管,病人须躺着滴入鼻腔几滴药物,然后头部转向耳朵有发炎的那侧,如此可使药物流经耳咽管,使血管收缩,黏膜消肿使耳咽管打开。
2、 外科方式。当内科治疗失败或是有慢性中耳炎时,可以考虑手术方式。
耳膜切开术 耳膜上切一小口,可缓解耳朵疼痛,引流出分泌物做细菌培养。
耳膜造口术 如果中耳积水超过3个月,就要考虑手术治疗。因为积水过久会破坏听小骨,引起听力障碍。将耳膜打个小洞,放一个引流小管,一般建议应放置6~18个月或直到自然掉落为止。耳管放置期间最好不要去游泳。
腺样体切除术 腺样体是位于鼻腔后半部的淋巴组织,若发育太大,也会阻塞耳咽管开口,引起中耳炎。若反复发作,可考虑腺样体切除。腺样体肥大的症状包括,因鼻塞用嘴巴呼吸、睡觉打呼噜、吞咽困难和经常鼻窦感染等。
结语
中耳炎的诊断并不困难,但应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和完整的治疗过程,并注意是否并发积水或是听力障碍等症状。
(实习编辑:黄秀杰)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疏风清热,活血驱瘀,祛湿通窍。用于外感风邪、胆经郁热、脾胃湿热而致的伤风鼻塞、鼻窒、鼻鼽、鼻渊(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鼻窦炎)。[详细]
去看看 ¥6.06用于缓解过敏性鼻炎有关的症状,如喷嚏、流涕、鼻痒、鼻塞(鼻塞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症状之一,最常见的原因包括鼻炎,鼻中隔偏曲,鼻息肉,鼻窦炎等。理论上来说,鼻塞都可以通过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解决。)以及眼部痒及烧灼感。口服药物后,鼻和眼部症状及体征得以迅速缓解。亦适用于缓解慢性荨麻疹、瘙痒性皮肤病及其他过敏性皮肤病的症状及体征。[详细]
去看看 ¥26.67用于过敏性鼻炎。[详细]
去看看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