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春季要警惕感冒样的川崎病

2008-05-03 08:06: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川崎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以全身血管炎性病变为主的发热性疾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该病病因不清,多于春冬流感流行季节发病,以4岁以下婴幼儿为多,急性发热起病,约半数以上患儿伴有咳嗽,流涕,腹泻,口腔黏膜明显充血,轻症多于7~10天退热,早期往往误诊为呼吸道感染。

  春天,乍暖还寒,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增多。有的患儿症状与呼吸道感染十分类似,但使用抗生素、退热药后发热仍然持续不退,并伴有皮疹、淋巴结肿大等??这不是普通的感冒,而是“川崎病”。

  据儿科专家介绍,川崎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以全身血管炎性病变为主的发热性疾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该病病因不清,多于春冬流感流行季节发病,以4岁以下婴幼儿为多,急性发热起病,约半数以上患儿伴有咳嗽,流涕,腹泻,口腔黏膜明显充血,轻症多于7~10天退热,早期往往误诊为呼吸道感染。

  川崎病的主要表现是:

  1、发热持续5天以上,用抗生素治疗无效。

  2、在急性发热早期,手足皮肤广泛硬性水肿,手足掌心有红斑,(指趾)端膜样脱皮。

  3、与发热同时或发热后不久,全身皮肤可见多形性皮疹,无水疱或结痂。

  4、双眼球结膜充血,但无脓性分泌物或流泪,持续于整个发热期或更长些。

  5、唇和口腔变化。口腔黏膜呈弥漫性充血,唇红干燥、皲裂、出血或结痂,舌乳头突起呈杨梅舌。

  6、颈部淋巴结肿大。

  川崎病最严重的危害是造成心血管系统损害,发病率约为13%~20%,如冠状动脉炎伴动脉扩大、动脉瘤形成或血栓梗塞,可能发生猝死。患儿常于发病1~6周出现心血管病症状,也可迟至急性期后数日甚至数年才发生。早期应用静丙可预防及减少冠状动脉的损害。

  综上所述,在冬春流感流行季节,病儿出现类似感冒样的发烧,伴有皮疹等,应警惕川崎病的发生,及早到医院就诊,以免漏诊而延误治疗。

(实习编辑:林志钧)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川崎病
擅长川崎病专家更多
  • 程佩萱主任医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擅长领域:小儿心脏病和小儿风湿病的诊断和治疗;小儿心律失常、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小儿心肌病以及小儿川崎病、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皮肌炎等。

  • 彭韶主任医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擅长领域: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重症肺炎、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慢性咳嗽、喘息性疾病、小儿鼾症等呼吸系统疾病的诊疗,及川崎病、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皮肌炎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疗。

  • 马桂琴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擅长领域:小儿各种心脏疾患的超声心动图诊断,如:川崎病、心肌损害、心肌炎、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包炎、心包积液、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缺血性心肌病、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心脏瓣膜病、心脏憩室、心脏肿瘤、动脉瘤、动脉夹层、多发性大动脉炎、各种继发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甲亢性心脏病、免疫风湿性心脏病、心脏血栓形成等)及各种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心内膜垫缺损、法洛氏四联症、肺静脉异位引流、肺动脉闭锁、右室双出口、右室双腔心、大动脉转位、永存动脉干、三尖瓣闭锁、三尖瓣下移畸形、三房心、主肺动脉间隔窗、先天性瓣膜畸形、单心室、右位心、肺动脉吊带、血管环及少见罕见心血管畸形)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