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防宝宝吐奶有好方法

2009-04-17 09:00: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新生儿的胃部,从正面看是横躺着的,呈不稳定状态,同时贲门部位(胃部入口)还比较松。也就是说,大人吃饭时,当食物进入胃部后,贲门会通过收缩来防止食物逆流回食道;但由于婴儿的胃贲门部位还不能很好地进行收缩,从而导致进入胃部的奶汁等能比较容易地流回食道。

  尽管很多妈妈都知道新生儿由于生理原因才容易导致吐奶,但一看到自家宝宝吐奶时,还是紧张得不知所措。这里,我们将向你详细介绍有关导致婴儿吐奶的具体原因、吐奶时我们可以做哪些护理,以及有哪些办法可以预防孩子吐奶。

  新生儿发生吐奶,不仅仅是因为吃奶后改变抱姿引起的,更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婴儿生理上的特点。首先,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婴儿的胃部构造以及他们吃奶方式上的特点:

  新生儿容易吐奶的原因在于他们的胃部和喉部还没有发育成熟

  新生儿的胃部,从正面看是横躺着的,呈不稳定状态,同时贲门部位(胃部入口)还比较松。也就是说,大人吃饭时,当食物进入胃部后,贲门会通过收缩来防止食物逆流回食道;但由于婴儿的胃贲门部位还不能很好地进行收缩,从而导致进入胃部的奶汁等能比较容易地流回食道。另外,与大人相比,新生儿的喉头位置要高一些,再加上他们含乳头的方式比较笨拙,从而导致吃奶时空气容易与奶汁一起吸入胃部,所以当孩子打嗝或身体晃动时,吃进去的奶也就比较容易被吐出来了。

  吃奶瓶的宝宝

  如何避免孩子吐奶?吐奶后又该如何护理呢?

  奶嘴孔如果过小,孩子就要用力吸吮,从而导致空气与奶汁被一起吸了进去,也容易引起吐奶;但如果奶嘴孔过大,孩子吸吮时就容易被呛着而引起剧烈的咳嗽。所以,在选择奶嘴时,我们要考虑到奶嘴孔大小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

  注:如果每次吃奶后孩子都要吐奶的话,就需要我们对每次喂奶的数以及间隔进行适当的调整了。也就是说,喂奶最好做到少而勤,并且每次喂奶后最好能帮助孩子拍嗝。

  防止吐奶的最好办法就是帮助孩子拍嗝

  孩子在3-4个月大之后,不仅可以很好地掌握吸吮技巧,而且贲门的收缩功能也已发育成熟,所以吐奶的次数也就会明显减少了。而在此之前,每次喂奶后我们最好还是要帮助孩子拍嗝。

  帮助孩子拍嗝的方法:

  竖着抱起孩子,轻轻拍打后背

  竖着抱起孩子后轻轻拍打后背5分钟以上,是帮助孩子拍嗝的基本方法。如果孩子还是不能打嗝的话,也可以试试用手掌按摩孩子的后背。

  支起孩子的下巴,让孩子坐起来

  让孩子坐在自己的腿上,然后再轻拍后背的方法也可以。因为孩子坐着的时候,胃部入口是朝上的,因此打嗝也就比较容易了。

  打不出嗝的时候

  吸入胃中的空气,有时会夹在前后吸入的奶汁中,此时如果将孩子上身直立起来,将有利于胃中空气的排出。因此,妈妈可以将孩子竖着抱起来,或者可以给孩子垫高后背使上身保持倾斜30分钟左右。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小儿呕吐
擅长小儿呕吐专家更多
  • 王世俊副主任医师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

    擅长领域:儿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1987年毕业于山东省滨州医学院,1993年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擅长儿科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1999年在广州珠江医院儿科进修学习,是广东省医学会儿科分会消化营养学组委员、深圳市医学会儿科分会消化营养学组副组长。2001年参与了广东省重点联合攻关课题的面上课题(项目编号:01M04650G)。2008年主持完成“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脓毒症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AnnexinV” 课题。擅长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包括各类急慢性肠炎、过敏性腹泻 、症状性腹泻; 小儿胃炎、 胃十二指肠溃疡病 、炎症性肠病 、消化道出血、 再发性腹痛; 功能性胃肠疾病,小儿呕吐、腹胀 、便秘和厌食症; 婴儿肝炎综合征 、小儿肝脏代谢性肝病等; 小儿病毒感染以及营养不良等常见病的诊治。

  • 丛艳华副主任医师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擅长领域:小儿支气管炎、小儿肺炎、支气管哮喘、小儿腹泻、小儿便秘、小儿厌食、小儿心肌炎、小儿脑炎、手足口病、小儿皮肤常见疾患、过敏性紫癜等疾患的诊治。

  • 蒋智勇主任医师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中西两法治疗小儿消化、血尿、遗尿、咳喘等疾病及疑难杂症。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