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标签:湿疮
相关标签:新生婴儿奶癣预防保健
  • 艾蒿治愈了我的皮肤病 2007-11-6药品

    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艾蒿除了内服为妇科要药外,艾叶烟薰也是世代相传的杀菌、防疫方法。用艾蒿煎汤外洗,可祛湿止痒,治疗毛囊炎、湿疮疥癣。

    查看全文>> 标签:中药艾蒿中药治疗用药
  • 二妙丸 有多妙 2007-11-5中医

    二妙丸由黄柏、苍术2味中药组成,具有清热燥湿的功效,适用于湿热下注、腿膝疼痛、脚气肿痛、湿疮以及带下、淋痛等病症。

    查看全文>> 标签:细菌性痢疾治疗用药
  • 二妙丸(散)的新用途 2007-11-5中医

    二妙丸是一种常用中成药,来源于元代朱震亨的《丹溪心法》一书,本方由黄柏、苍术两味中药组成,具有清热燥湿之功效。适用于膝关节红肿热痛、腿膝疼痛、湿疮、带下等病症。

    查看全文>> 标签:二妙丸中医中医治疗用药
  • 第六节 附骨疽 诊断治疗 2007-9-13中医

    [诊断](#画中画广告#) 好发于2—10岁的男孩。多发于四肢长骨,发病部位以胫骨为主,其次为股骨、肱骨、桡骨。发病急骤,先有全身不适,寒战,高热达39℃一40℃,口干,溲赤,便秘;初起患肢疼痛彻骨,1—2日内即不能活动。继之皮肤微红微热,胖肿骨胀。如发生在大腿部时,红肿则不易觉察,病变的骨端具有深压痛和叩击痛,可作为本病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大约在发病后3—4周化脓,此时身热持续不退,局部色红胖肿...

    查看全文>> 标签:无头疽中医中医外科学中医教材书籍教材中医
  • 第三节 脐痈 诊断治疗 2007-9-13中医

    [诊断](#画中画广告#)发病前有脐部湿疮史,或有脐孔排出尿液或粪便史。初起脐部微痛微肿,渐渐肿大如瓜,皮色或红或白,触之疼痛。成脓时伴发热、口干等全身症状。溃后脓出稠厚而无臭味者容易收口。如溃后脓出臭秽,或夹有粪汁,创口久不收口,脐孔部胬肉高突,脐孔正中下方有条索状硬结,则已形成脐漏。辅助检查:对久不收口的患者,可做瘘管造影检查,以明确诊断。[辨证论治]一、内治法(一)湿热火毒脐中肿胀,皮色红,...

    查看全文>> 标签:中医中医外科学中医教材书籍教材中医治疗用药
  • 热烘疗法 2007-9-5中医

    热烘疗法,是在病变部位涂药后,再加热烘,通过热力的作用,使局部气血流畅,腠理开疏,药物渗入,从而达到活血祛风以减轻或消除痒感、活血化瘀以消除皮肤肥厚等治疗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画中画广告#) 适应证:适用于鹅掌风、慢性湿疮、牛皮癣等皮肤干燥、瘙痒之症。用法:依据病情,选择相适应的药膏,如鹅掌风用疯杨膏,慢性湿疮用青黛膏,牛皮癣用疯油膏等。操作时先将药膏涂于患部,须均匀极薄,然后用电吹风烘(或火烘...

    查看全文>> 标签:外科治法中医中医外科学中医教材总论书籍教材中医
  • 针灸法 2007-9-5中医

    包括针法与灸法,两者各有其适应证。在外科方面,古代多采用灸法,但近年来针法较灸法应用广泛,很多疾病均可配合针刺治疗而提高临床疗效。灸法是用药物在患处燃烧,借着药力、火力的温暖作用,可以和阳祛寒、活血散瘀、疏通经络、拔引郁毒。如此则肿疡未成者易于消散,既成者易于溃脓,既溃者易于生肌收口。(#画中画广告#) 适应证:针刺适用于瘰疬、乳痈、乳癖、湿疮、瘾疹、蛇串疮、脱疽、内痔术后疼痛、排尿困难等。灸法适...

    查看全文>> 标签:外科治法中医中医外科学中医教材总论书籍教材中医
  • 洗剂 2007-9-5中医

    剂是将各种不同的方药,先研成细末,然后与水溶液混合在一起而成。因加入的粉剂多系不溶性,故呈混悬状,用时须加以振荡,故也称混合振荡剂或振荡洗剂。(#画中画广告#) 适应证:一般用于急性、过敏性皮肤病,如酒渣鼻和粉刺等。法:三黄洗剂有清热止痒之功,用于一切急性皮肤病,如湿疮、接触性皮炎,皮损为潮红、肿胀、丘疹等。颠倒散洗剂有清热散瘀之功,用于酒渣鼻、粉刺。上述方剂中常可加入l%一2%薄荷脑或樟脑,增强...

    查看全文>> 标签:外科治法中医中医外科学中医教材总论书籍教材中医
  • 油膏 2007-9-5中医

    油膏是将药物与油类煎熬或捣匀成膏的制剂,现称软膏。目前,油膏的基质有猪脂、羊脂、松脂、麻油、黄蜡、白蜡以及凡士林等。在应用上,其优点有柔软、滑润、无板硬粘着不舒的感觉,尤其对病灶在凹陷折缝之处者,或大面积的溃疡,使用油膏更为适宜,故近代医者常习用油膏来代替膏药,(#画中画广告#) 适应证:适用于肿疡、溃疡,皮肤病糜烂结痂渗液不多者,肛门病等。用法:由于油膏方剂的组成不同,疾病的性质和发病阶段各异,...

    查看全文>> 标签:外科治法中医中医外科学中医教材总论书籍教材中医
  • 理湿法 2007-9-5中医

    用燥湿或淡渗的药物以祛除湿邪的一种治法。外科疾病中由湿邪而致者,多夹热,其次夹风、夹寒。因此,理湿法很少单独使用,多结合清热、祛风、散寒等法,以达到治疗目的。(#画中画广告#) 方剂举例清热利湿方,如二妙丸、萆藓渗湿汤、五神汤、龙胆泻肝汤等;祛风除湿方,如稀莶丸。常用药物燥湿药,如苍术、厚朴、半夏、陈皮等;淡渗利湿药,如萆藓、滑石、苡仁、茯苓、车前草等;祛风湿药,如白鲜皮、地肤子、稀莶草、威灵仙等...

    查看全文>> 标签:外科治法中医中医外科学中医教材总论书籍教材中医
39健康网 - 中国第一健康门户网站 Copyright © 2000-2011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联系我们